三維編織復合材料是近年來迅速發(fā)展的新型結構材料,被稱作第三代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同二維編織復合材料相比,有許多突出的優(yōu)點。已經(jīng)受到工程界的普遍關注,在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前人己采用有限元的方法來研究三維編織復合材料的彈性力學性能,得到一些有價值的分析結果。這些分析研究都是從三維編織物的內部選取有代表性的胞體來代替整體進行計算,沒有考慮表面部分對整體的影響。為了更好的對三維編復合材料的彈性性能進行理論預測,有必要從三維編織物的表面部分選取有代表性的表面胞體進行分析研究。
三維編織復合材料的紗線空間結構是由編織過程決定的。在四步方型編織過程中,綻子攜帶紗線排成m行n列的方陣,附加綻子間隔排列在主體方陣的周圍。綻子的運動過程分為四步:1)不同列的綻子相對地運動一個綻子的位置;2)不同行的綻子相對的運動一個綻子的位置;3)同第一步的運動方向相反;4)同第二步的運動方向相反。以上四步構成了編織過程的一個循環(huán),一個機器循環(huán)后所得預制件長度為一個編織花節(jié)長度h。
資料下載:
